记者了解到,欧盟委员会日前证实,其结束了对中国太阳能制造业不公平补贴的调查。
其中,多晶硅企业7家,电池和组件企业7家,产能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三,全行业产能达产即可实现年产值近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目前, 四川省拥有重点光伏企业14家
今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达8万吨左右,但国内企业目前能形成的有效产能突破14万吨,即便不考虑进口多晶硅所占份额,国内的过剩仍然存在,下半年价格很可能往下走,一些中小企业可能就熬不住了。但一旦国内市场有所恢复,还需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出台,防止一哄而上的产能过剩悲剧再次上演,让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企业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美国的REC和AEPolysiliconCorporation将连同其他企业被征收57%的反倾销税。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因此将对这两国以11家为主的多晶硅厂商全面征收反倾销保证金。然而双反救急不救命,专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低价进口多晶硅对国内多晶硅市场的冲击,但多晶硅行业深层次的产能过剩矛盾尚未解除。
记者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对欧盟和对美韩的多晶硅反倾销案分开立案,并不是同一个案子,所以会分别裁定。纵观整个中国多晶硅行业,其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和国外抗衡的企业并不太多。然而,虽然此次对美再开罚单,但中国以韩、德、美三国为多晶硅进口市场的格局仍将难以改变。
无独有偶,9月13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成交公示结束,通威集团以8.7亿元价格成功接手合肥赛维。国内光伏企业必须为鼎盛时期的无序扩张付出沉重代价。组件企业并购大潮涌动不久前,国家能源局一位领导曾表示,光伏行业调整结构的结果是,只需要五六家龙头制造企业就够了。据说,该文件征求意见阶段曾遭到江浙大量中小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对。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分析,美国的份额减小了,但其流失的市场份额将被韩德全盘接收,我国多晶硅进口市场的根本格局不会改变。商务部日前发布初裁公告,自9月20日起,对进口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这是继反倾销初裁后,商务部再度对美开出罚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国内前十大光伏制造企业的总负债已经高达上千亿,行业普遍负债率在70%以上。同时,由于欧美双反及全球需求趋缓,靠低价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出口模式已经走不下去。随后,工信部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对于光伏制造企业规模、产能、产品性能设定了严格的量化标准。事实上,在该文件公布之前,国内光伏行业兼并重组大潮已经暗流涌动。
原先的几千家肯定是太多了。但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该文件的用意,就是通过提高行业各方面标准,淘汰无序竞争的低水平产能,同时加快推进中小光伏企业兼并重组,达到一定的规模。有消息称,目前有多家光伏企业正在与尚德高层进行接洽,包括英利、天合光能、中国西电和北京普天新能源等企业。不过,孟宪淦认为,即使国内下游电站启动,内需市场打开,国内光伏产能仍然是过剩的,肯定得淘汰一部分。
多晶硅产业链整合惨烈9月16日,商务部发布初裁公告,自9月20日起,对进口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补贴措施,这是继反倾销初裁后,商务部再度对美开出罚单。工信部有关官员表示,其用意就是通过提高行业各方面标准,淘汰无序竞争的低水平产能,同时加快推进中小光伏企业兼并重组。
未来,多晶硅的破产重组还将继续,预计现有的五六十家多晶硅企业,将有90%被淘汰出局,最终形成五六个多晶硅企业集团。天合光能也将启动并购行动,并且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其中接触的公司就包括尚德。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和产量占全球65%,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占全球40%,产能过剩明显。从外部环境来看,需要警惕它们构成的威胁。上述领导的话音刚落,工信部就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企业规模、产能、产品性能、能耗等多个方面设定门槛,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此后,尚德通过债转股方式化解了5.41亿美元可转债危机。而在与尚德接洽的几家光伏企业中,有业界人士更看好英利,英利已经对尚德完成了尽责调查,目前看来是最具可能的接盘者。国内光伏行业新一轮整合大潮开启。
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郑乐朋也表示,韩国的OCI和德国的瓦克公司才是国内企业最大的眼中钉,美国的此次牺牲更直接帮助它们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全国2.8万吨的产能中,有2.2万吨在江苏中能生产,一个企业占了行业近80%的产能,大多企业几乎是半死不活。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表示,韩国OCI和德国瓦克公司为世界前十大多晶硅生产商,分别将90%和60%以上的多晶硅输往中国,极大压低了多晶硅进口价格,国内85%以上的企业将面临淘汰,行业将陷入困境。早在今年3月,国内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因大量债务违约而被实施破产重整。
孟宪淦表示:尽管随着光伏政策出台、内需市场启动,现在运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相关企业仍然无法偿还巨额债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为鼓励利用太阳能发电,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现将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通知如下: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为鼓励利用太阳能发电,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现将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通知如下: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不过,由于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利用率明显低于煤电设备,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偏低。煤电为800GW左右,占三分之二。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290GW水电、100GW瓦风电、56GW天然气发电、40GW核电、35GW太阳能发电以及13GW生物质能发电,到时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将达534GW,占计划中1500GW总装机的35%左右,太阳能发电占2.3%。
而中电联刚刚发布数据显示,1至8月,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47.1GW,其中,水电16.05GW、核电2.21GW、太阳能发电2.48GW、并网风电5.45GW、火电20.92GW。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0GW(风电68.45GW、太阳能发电8.98GW、核电14.78GW、生物质能发电8GW以上),占8.5%左右。
据中电新闻网报道,截至8月底最新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新能源发电(含核电)装机容量已经突破100GW。将两项统计数字相加,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总电力装机已接近1200GW。
加上12.57GW核电和8.GW的生物质能发电,2012年,我国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90GW。据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8月底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透露,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249GW,风电并网装机63GW,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6.5GW。
加上265GW的常规水电,我国火电以外的清洁能源装机达到365GW左右。不包括未经统计的新增生物质能等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新增超过1000GW。煤电以外(含水电及天然气发电)的清洁能源装机达400GW左右,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建材集团与乌克兰绿色科技能源公司日前签署了1吉瓦(相当于1000兆瓦)的光伏电站框架协议,金额共计逾20亿欧元。
协议双方约定,将于未来两年内在乌克兰完成1吉瓦光伏电站建设并实现并网发电。在过去的一年中,乌克兰绿色科技能源成功建设并运营光伏电站达700余兆瓦。
在巩固传统建材的基础上,中国建材将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作为集团的战略重点之一,不断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此次签约是中国与乌克兰在光伏电站项目合作上的新突破,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框架协议之一。
中国建材集团是世界第二大建材企业,连续三年被评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是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拥有产业、科技、成套装备、物流贸易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绿色科技能源有限公司(GTE)是乌克兰最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专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客制的太阳能组件研发与设计。